乾隆帝御宝交龙钮“乾隆御笔”白玉玺(来源:世界新闻报) 本报特约记者/舒欣 进入3月,各大拍卖行的春季拍卖会开始相继登场。作为主要拍品类别之一的玉器,因为去年整体价格上涨明显,今年的表现更加受到期待。 “千样玛瑙万样玉”,玉的品种向来纷繁多样,关于它们的分类直到现在仍很难得出确切答案。但纵观近年来走俏拍场的玉器,不论是皇帝玺印、扳指,还是插屏、如意,都具备两个共性,即个头儿小、质量精。 扳指虽小身价不低 据统计,2009年国内拍场成交价前100名的玉器,成交总额为15.47亿元,与2008年的8.86亿元相比,增幅达到了91.26%。 业内人士认为,与以往玉器拍卖市场上大型玉器走俏相比,近年来的玉器拍卖市场上,以扳指、印章、插屏为代表的小型精品玉器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。 扳指,原是古人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。由于满族尚骑射,清代男子喜欢以扳指作为装饰品。从清乾隆、嘉庆朝开始,扳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。人们用各种美玉材料制作扳指,还在上面雕刻了龙马、花草、山水、人物、诗词等纹饰和图案。 近年来,样式小巧、工艺精湛的扳指受到市场青睐,价格一路攀升。在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中,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(共计7枚)以4736万港元成交,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市场最高价。据说,此件拍品在多年之前于另一家拍卖行拍卖时,价格仅仅是497万港元,几年间升值近10倍。 一些雕工精细、严整,体积较小的插屏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。玉插屏是用玉雕琢成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薄片状,插于木座或玉石器座上用以装饰。清代玉插屏非常盛行,乾隆时常会以精雕紫檀插屏镶嵌珍罕玉石。在香港拍场,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“延年”龙凤纹古玉璧御题诗插屏,拍出了3448万港元的高价,并创下了嵌玉类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。 除了扳指和插屏,造型小巧的如意也是很受藏家欢迎的一类小型精品玉器。由于寓意吉祥,古时许多皇室贵族、文人雅客都对收藏玉如意情有独钟。亮相拍场的各类玉如意无论是古物还是新工,都价值不菲,动辄以百万论身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