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国立博物馆将重开 法隆寺壁画最终无缘展出 - 古玩城讯 藏品登记网
官方微信

藏品登记网

藏品登记网 首页 行业知识 古玩城讯 查看内容

东京国立博物馆将重开 法隆寺壁画最终无缘展出

2020-6-5 15:48| 发布者:admin| 查看:1328| 评论:0

摘要:法隆寺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,1993年成为日本第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寺庙。寺庙中保留者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和工艺品,包括建筑在内共有日本国宝38件,是日本拥有国宝最多的寺院。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法隆寺金堂 ...
    法隆寺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,1993年成为日本第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寺庙。寺庙中保留者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和工艺品,包括建筑在内共有日本国宝38件,是日本拥有国宝最多的寺院。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法隆寺金堂中央的日本飞鸟时代(7世纪)制作的“释迦三尊像”,其主尊释迦摩尼是按圣德太子身高制作(“尺寸王身”)的等身佛。金堂内目前共有13尊佛像,8尊为飞鸟时代留存之物,这些佛像也记录了佛教刚刚渡海来到日本形象。

 百济观音(国宝),7世纪,木雕,法隆寺藏(而且这件百济观音还曾在1997年于卢浮宫展出)

  法隆寺金堂为何时何人建立

  据史书《日本书纪》记载,圣德太子建造的法隆寺在其死后半个世纪(670年)遭遇大火,但是如今的寺庙中却没有留下当时火灾的痕迹、“释迦三尊像”等火灾之前的造像也没有任何过火的痕迹,这也曾让学者对670年火灾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。

  近代,在寺庙的一处草地上发现了可以证实火灾的证据,此后在二战前经历了多次考古发觉,终于发现了被火灾烧毁的寺院的遗迹,以及被1200度以上烈火灼烧变形的瓦片。由此判断,圣德太子建造的最初的法隆寺烧毁后,得到了重建。

法隆寺金堂,目前法隆寺中年代最悠久的建筑。 图片来自法隆寺网站

  那么,在背面明确记录着在622年铸造的“释迦三尊像”、现在位于梦殿(曾位于金堂)的救世观音像,以及其他几尊可能完成于火灾前的佛像何以毫发无损?它们是如何逃过火灾的?

  法隆寺金堂中心位置摆放的“释迦三尊像”,铸造于622年,为圣德太子等身佛(非展品)。 图片来自法隆寺网站

  这就涉及到圣德太子一族的命运,飞鸟时代是日本极为动荡的时期,豪族争斗不断、血亲互相残杀,圣德太子在20岁时成为推古天皇(日本首位女天皇)的摄政,他曾向中国隋朝派遣使者,寻求和平的外交,并吸取包括佛教在内的文化制度,希望通过佛教平和杀戮之心。圣德太子把法隆寺作为日本研究佛教的基地,但是当时日本接受佛教的人只有太子一族和部分贵族豪强。

  圣德太子35岁后,在如今法隆寺梦殿的位置钻研佛法,并在49岁病逝。他认为“除了佛理,世间皆为虚无”。不久后,因为皇位继承,太子一族在法隆寺集体自杀。法隆寺也在670年被大火烧毁。

  法隆寺原址(右下方框处)和现址示意图。 NHK纪录片截图。

  考古发现证实了现在的法隆寺并非原址重建,而是重新劈山新建。在对现今法隆寺最早的建筑金堂的科学研究中,日本考古学家通过金堂天花板所用木材的年轮比对,证实建造金堂所用树木在668年采伐,按古人一般先决定建设、绘制图纸、再采伐的建筑工序,金堂应该在670年原法隆寺被烧毁前已经建好,也就是说,法隆寺金堂是在火灾前作为独立建筑建造的,而“释迦三尊像”、救世观音像等佛像没有过火痕迹,是因为当时在火灾前就已经移动到新建的金堂之中了。

  澎湃新闻获悉,6月2日,自2月底暂停开放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将重新开放,但原计划3月13日-5月10日推出的“法隆寺金堂壁画和百济观音”大展最终无缘与观众见面。据悉,该展原是为了纪念日本《文化财保护法》订立70年。也正是因为1949年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大火推动了保护法的订立。展览展出法隆寺金堂四壁7世纪壁画在明治以来的摹本,以及日本国宝“百济观音”(7世纪)等与金堂有关的诸佛。

  而目前,只能通过文图了解法隆寺的历史,感受佛教艺术之美。

  东京国立博物馆“法隆寺金堂壁画和百济观音”展览海报

  1400年前,日本开始将佛教纳入自己的文化之中,其中位于奈良的法隆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它的创建者是日本皇族中最早皈依佛教的圣德太子(574—622)。

  法隆寺还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,1993年成为日本第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寺庙。寺庙中保留者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和工艺品,包括建筑在内共有日本国宝38件,是日本拥有国宝最多的寺院。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法隆寺金堂中央的日本飞鸟时代(7世纪)制作的“释迦三尊像”,其主尊释迦摩尼是按圣德太子身高制作(“尺寸王身”)的等身佛。金堂内目前共有13尊佛像,8尊为飞鸟时代留存之物,这些佛像也记录了佛教刚刚渡海来到日本形象。


  百济观音(国宝),7世纪,木雕,法隆寺藏(而且这件百济观音还曾在1997年于卢浮宫展出)

  法隆寺金堂为何时何人建立

  据史书《日本书纪》记载,圣德太子建造的法隆寺在其死后半个世纪(670年)遭遇大火,但是如今的寺庙中却没有留下当时火灾的痕迹、“释迦三尊像”等火灾之前的造像也没有任何过火的痕迹,这也曾让学者对670年火灾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。

  近代,在寺庙的一处草地上发现了可以证实火灾的证据,此后在二战前经历了多次考古发觉,终于发现了被火灾烧毁的寺院的遗迹,以及被1200度以上烈火灼烧变形的瓦片。由此判断,圣德太子建造的最初的法隆寺烧毁后,得到了重建。

  法隆寺金堂,目前法隆寺中年代最悠久的建筑。 图片来自法隆寺网站

  那么,在背面明确记录着在622年铸造的“释迦三尊像”、现在位于梦殿(曾位于金堂)的救世观音像,以及其他几尊可能完成于火灾前的佛像何以毫发无损?它们是如何逃过火灾的?

  法隆寺金堂中心位置摆放的“释迦三尊像”,铸造于622年,为圣德太子等身佛(非展品)。 图片来自法隆寺网站

  这就涉及到圣德太子一族的命运,飞鸟时代是日本极为动荡的时期,豪族争斗不断、血亲互相残杀,圣德太子在20岁时成为推古天皇(日本首位女天皇)的摄政,他曾向中国隋朝派遣使者,寻求和平的外交,并吸取包括佛教在内的文化制度,希望通过佛教平和杀戮之心。圣德太子把法隆寺作为日本研究佛教的基地,但是当时日本接受佛教的人只有太子一族和部分贵族豪强。

  圣德太子35岁后,在如今法隆寺梦殿的位置钻研佛法,并在49岁病逝。他认为“除了佛理,世间皆为虚无”。不久后,因为皇位继承,太子一族在法隆寺集体自杀。法隆寺也在670年被大火烧毁。

  法隆寺原址(右下方框处)和现址示意图。 NHK纪录片截图。

  考古发现证实了现在的法隆寺并非原址重建,而是重新劈山新建。在对现今法隆寺最早的建筑金堂的科学研究中,日本考古学家通过金堂天花板所用木材的年轮比对,证实建造金堂所用树木在668年采伐,按古人一般先决定建设、绘制图纸、再采伐的建筑工序,金堂应该在670年原法隆寺被烧毁前已经建好,也就是说,法隆寺金堂是在火灾前作为独立建筑建造的,而“释迦三尊像”、救世观音像等佛像没有过火痕迹,是因为当时在火灾前就已经移动到新建的金堂之中了。

  既然,圣德太子一族已无人,那么金堂为何而建?过去多认为,金堂是680年代持统天皇在位时(686-697,与圣德太子任摄政的推古天皇不同,持统天皇是实际执政的女天皇)建造,但在2008年,金堂大修中发现,其建筑年代很有可能要提前到668年,天智天皇在位期间(661-671)。天智天皇因为在宫中发动政变,才得以掌握实权。他暗杀了权倾朝野的苏我入鹿,但此后他的政权并不巩固,其他豪族也积攒实力、蠢蠢欲动。加之此时强大的唐代向日本的同盟国百济发动了战争,天智天皇派兵援助百济,663年在白村江之战中败给了强大的唐帝国。金堂就是在被大唐打败的阴影下建成的,天智天皇试图利用圣德太子的权威,拉拢图谋背叛的豪族,这也许正是天智天皇建造寺院的目的。因为白村江的败北,天智天皇担心大唐来攻,为了统一日本四散的豪族,他选择了以佛教治国。为了推荐这一政策,就把法隆寺立为中心,并完善以圣德太子为象征的日本佛教。

  据悉,东京国立博物馆6月2日开馆后进行的特展仅有“和服”展,展览将和服作为现代生活中的日本文化象征,并借此机会凝视过去和未来;此后,7月将推出《鸟兽戏画》特别展。而原计划在6月16日开幕的“国宝圣林寺十一面观音-三轮山信仰的见证”将推迟至明年举行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